进入2022年,三元前驱体产能扩充仍在继续。
5月10日,道氏技术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在芜湖经开区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建设完成后具备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配套5万吨金属量硫酸镍液的生产能力。
这不是道氏技术布局的首个百亿级锂电池材料项目。
2021年9月17日,道氏技术全资子公司江西佳纳能源总投资125亿元建设的年产5万吨钴镍、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在龙南市开工建设。
道氏技术成立于2007年9月,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材料和建筑陶瓷釉面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道氏技术现已形成“英德+龙南+芜湖三大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并配套钴镍盐产线。其中英德基地2022年将形成年产4.4万吨产能。龙南和芜湖基地投产后,道氏技术的三元前驱体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扩充,并进一步提升其钴镍原料自供占比。
2021年,道氏技术实现营收65.7亿元,同比增长98.2%,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828.2%。其中锂电材料实现营收37.8亿元,同比增长103.9%。
除了道氏技术之外,其它三元前驱体企业也在加快产能扩充步伐。
5月10日,芳源股份(688148)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飞南资源、超成投资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广西来宾市象州县成立一家项目公司,投建年产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
2021年,芳源股份实现营业收入约20.7亿元,同比增长10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672万元,同比增长12.5%。
5月6日,帕瓦股份科创板首发获得通过。帕瓦股份拟募集资金15.09亿元,用于建设年产4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月8日,科隆新能源在新沂经开区举行高性能三元前驱体新沂基地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万吨三元前驱体的生产能力。
此外,科隆新能源申请创业板IPO已获受理。本次IPO拟募资6.13亿元用于年产1.2万吨高性能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建设项目、年产4000吨高性能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高性能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项目。
除了上述企业之外,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邦普循环等头部企业也在加快三元前驱体产能扩充,并加强一体化产业布局,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上述三元前驱体企业大规模扩充产能的逻辑是,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冲刺TWh时代,动力电池大规模扩产要求其上游原材料供应链快速扩产跟进,进而给三元前驱体企业扩产提供保障。
其中,中伟股份、格林美和华友钴业三家企业当前已经分别获得了数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三元前驱体的供货订单,这为其产能扩充提供保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其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