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储能市场正式启动,小型家储、大型储能(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和通讯基站备电等领域均迸发出积极的市场活力。
12月21-23日,2021高工锂电年会在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隆重举行,此次年会主题为“新周期 大时代。锂电产业链超2000位领袖高层及行业人士齐聚一堂,共谋新周期产业新机遇。
在多元化应用专场,天能集团CTO李国华博士做了题为“助力双碳目标 共赢储能市场的主题演讲。
李国华博士指出,锂电储能应用多点开花,长期需求空间已打开,锂电储能发展正当时。
首先,新能源风起云涌,搭配储能大势所趋。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发电量不断扩大;光伏、风电属于不稳定出力电源,需要配套储能实现价值;“新能源发电+储能满足电网规定获取并网资格。预计2025年底,新能源发电侧锂电储能累计储能装机需求将达50.89GWh。
其次,电网侧辅助服务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对于电网侧储能的推动非常积极,国家密集出台政策促进电网侧的辅助服务。
2020年3月,国家电网将储能应用属于2020年五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发布使得辅助服务市场的不断完善,将持续利好电网侧储能的发展。
2024年底电网侧调频端锂电储能累计装机需求将达5.36GW、电网侧调峰端锂电储能累计装机需求将达2.21GW。
第三,5G基站建设高峰,储能市场迎来红利期。对应储能需求将大幅增长,需对现网电源、配套进行提前扩容。预计未来锂电池将是主要的技术路线,若2025年5G基站储能锂电池占比达90%,则对应的锂电储能需求达12.48GW。
李国华博士指出,截至2020年底,抽水蓄能占全球储能的市场份额最高,为90.3%,其次为电化学储能,仅占7.5%。电化学储能目前虽然占比较低,但技术优势决定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锂电池成本的下降,未来其替换空间将超千亿。
瞄准储能锂电池市场的快速上量,天能锂电对储能锂电池已经展开了产业链全方位布局。
目前天能锂电在储能产业链的布局已覆盖储能电芯制造、电芯化学测试验证、移动储能产品、户用储能产品、储能插箱、储机柜、储能风冷集装箱、储能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储能BMS、EMS系统、储能系统平台化管理,并形成锂电回收构建闭环产业链。
尤其在储能锂电池质量安全上。李国华博士表示,天能锂电在质量管控路径上,构建了以安全战略为导向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重点围绕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支撑业务高效运行,持续完成供应商管理体系,强化对产品失效机理研究和预防性举措的落实,保障储能锂电池安全。
在储能系统方面,公司的电池模组、电池插箱、电池柜体、储能集装箱实施标准化开发,可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大型工商业储能系统。
同时,天能锂电还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BMS产品,包含户用储能串并联产品,工商业储能BMS产品。
在EMS系统方面,公司打造“一云两网,一链双融的平台竞争优势,以终端在运营系统及客户能源数据为入口,形成覆盖管理用户集群的能源数据,通过区域链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数据的安全采集、交易及服务价值。
最后,李国华博士认为,未来储能市场最终是多元化电池技术路线并存的市场,除了锂电池之外,包括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铅酸电池以及铅锂电池混合技术方案都会存在特定的应用场景需求。